由我院代管的学校民族博物馆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广西科普基地、广西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现有的馆藏品以及学院优质的教学科研育人资源均能转化为优质的研学活动资源。为此,我院与我校民族博物馆携手联动,充分响应国家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号召,自2020年7月起,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华风桂韵”系列研学活动。
除了积极面向校内师生进行文化宣传之外,博物馆还特别拓展了文化外宣工作,主动联系我校的国际教育学院,依托相关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技艺研学体验活动。为迎接伟大祖国第72个华诞以及我校建校70周年校庆,9月30日上午十点,民族博物馆“华风桂韵”“壮族传统香囊文化微课堂暨制作技艺体验活动”在国教楼十楼博物馆大厅开始,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及其教师四十人参加。民族博物馆陈晓洁老师主持活动。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陈老师为留学生们做的《壮族香囊历史文化》专题微课,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介绍了壮族香囊的发展史、形制特点以及制作的流程等内容。她以壮族端午节为例,饶有趣味的科普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并以历史为脉络讲述传统香囊的演化过程,让留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快速了解中国文化。
第二环节是香囊的制作。在陈老师和几位相思豆志愿者的指导和帮助下,国教院师生们一起认真学习香囊的缝制技术。大家在一丝不苟的飞针走线之中,期盼着收获各自的劳动成果。来自老挝的一位留学生在做完一枚香囊后表示这样的活动特别有趣,希望日后能多多举办,让留学生更好的体验和感受中国文化,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陈老师也表示今后民族博物馆会积极打造博物馆特色育人平台,助力于学校的文化育人工作,并服务于全校各部门。

图1:陈老师介绍香囊知识

图2:留学生们正在认真的制作香囊

图3:老挝同学举起刚做好的香囊